

2014-06-27
为改善两国间贸易往来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格性,2011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2103年更名为经济能源部)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建立一个长效的产品安全合作工作组。工作组的另一个中方合作伙伴是国家认监委,德方的伙伴除了检测和认证机构,还包括行业协会和企业。
2014年6月24日,在中德产品安全合作工作组框架下,中德能源体系认证首次研讨会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中国国家认监委副主任刘卫军、认可监管部副主任陈悦、副处长王孝霞、国际部副主任黄首云、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所长乔东、CQC体系部长郑仙淑、济钢能环部长李建民等十余人到会,管炳春总经理代表钢铁行业参加了会议。
会议在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举行。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工商业能效及热能处、国家能源署能源合作、非经合组织国家双边能源合作处、德国标准化协会、德国国家认可委、纽伦堡工商会、德国合作机构、德国TUV莱茵集团、德国TUV北德集团、德凯集团、德国大陆集团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会、认证机构、咨询机构、工程服务公司的官员、企业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认可、计量、PTB及BAM监管处长诺博特 舒特斯博士主持了会议。
中方国家认监委王孝霞主任做了主旨发言,介绍了我国能源体系认证制度的建设和试点情况;管炳春总经理代表认证机构,介绍了钢铁行业能源体系建设的思路、做法和效果;李建民部长介绍了济钢能源体系的运行情况。德方TUV莱茵集团、TUV北德集团和德凯集团联合演讲,介绍了三个公司在能源领域业务的基本情况; 德国大陆集团及相关的咨询机构介绍了相关情况。
研讨会开的非常热烈,讨论得比较深入;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该合作项目的项目经理及翻译,做了充分的准备,几乎消除了讨论双方的语言障碍,大家普遍感到沟通比较充分,有限的时间里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建立起来,初步做了交流,为后续的深入研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总体上看,德国的工业基础深厚,标准化水平高;政府非常支持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在区分工业与非工业领域的节能重点、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250人以下)能源体系要求差异;对从事能源体系建设人员的专业要求等方面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会议间隙里,管炳春总经理向认监委刘卫军副主任、国际部黄首云副主任详细汇报了钢铁行业的相关情况,领导们很感兴趣,建议钢铁行业要充分利用中德合作平台,建立双方交流机制,把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