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2-20
12月9日至13日,公司副总经理宫晓秋带领6人审核组,对马钢公司进行了三体系第2次年度监督审核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转换审核,股份公司领导与审核组进行了讨论交流,受审核单位对审核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审核任务圆满完成。
马钢股份至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一直对综合管理体系的持续保持和改进有效性方面非常重视,坚持“写所需、做所写”的基本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公司的基础管理,2013年科技质量部组织开展了5次质量体系内审,能环部和安全管理部结合日常工作也分别开展了2次内部审核,各基层单位每年开展2次自评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1月份铁、钢、材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6%、5.5%和4.27%,产销率实现99.9%。11月12日股份公司总经理钱海帆亲自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对管理体系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确定4项综合体系和15项专业管理体系改进要求,并对明年的管理体系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今年一季度,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发挥马钢产品优势,公司陆续成立了汽车板推进处和车轮、特钢、彩涂板事业部。将产品销售职能下放到生产单元,便于更加准确识别客户需求,使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产品交付和客户服务更加专业化。近一年来,公司组织修改了40余个质量条线程序文件,完成了CRCC铁路货车车轮、客车车轮、内燃机机车车轮、轮箍等产品的扩证和换证工作。通过了汽车用线棒材产品的TS16949扩大范围认证;获得了轴承钢产品生产许可证;多次接受了美国GE公司等客户的二方审核,与铁道部联合开发的替代进口的动车车轮进入上线空试阶段,为上海通用汽车也实现了小批量供货,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获得市场准入条件提供了保证。
2013年公司开发新产品50余个,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订单兑现率等累计创效约4亿元;组织开展了调整炉料结构、降低炼焦配煤成本、增加高炉喷煤比、减少夹杂物缺陷等5批67个科技攻关项目,1-11月份吨材内部质量损失10.64元(含新产品),比去年平均降低2.51元;外部异议损失1.803元/吨,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特别是从外销产品保险理赔方面公司今年实现了合理维权,弥补了部分外部质量损失。全年预计可实现吨钢成本降低100元以上。
马钢公司已经连续四年坚持与各单位签订节能环保目标责任书,强化节能环保责任体系、制度体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修改完善了重大环境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能源统计管理办法和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车轮公司等单位已经完善了部分能源计量仪表,分品种核算能源介质消耗,并将能耗指标折算到成本指标进行考核,公司能环部与高校联合借助ERPMESEMS等信息系统开发了能源管理系统,使能源成本更加直观、准确、及时;计划明年开始采取将各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排污收费挂钩的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各单位不断改善环境绩效的责任意识和成本费用意识。
在资金紧张情况下,公司仍投资34万元安装视频监控器,安装37个摄像头对全公司散排冒烟的地方全部实施24小时监控。利用集团公司资金支持,烧结脱硫设施和水处理设施等通过马钢欣创公司专业化运营维护方式开展市场化运作,今年以来,二铁总厂、三铁总厂烧结烟气脱硫工程、热电总厂135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等污染治理工程及煤焦化公司老区翻车机、原料总厂SZ7转运站等粉尘治理项目和烧结余热发电、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风机、水泵变频改造等节能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坚持环境督查员制度和污染申报管理制度,污染物总量达到政府控制指标要求,现场环境得到较大改观,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等达到政府总量控制要求,自发电比例全年平均可达到72.5%。
公司各级领导一贯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为顺利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新版标准换版,公司组织了对新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制订了文件修订工作计划,对管理手册和相关方管理程序、危险品管理程序、事件报告调查处理程序、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等10余个公司级程序文件进行了修改并发布运行。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基础管理,将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投资500万元实施了18项安全措施项目,坚持开展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岗位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和特种设备检定,开展了预防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坍塌事故、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液氨液氯使用等专项整治工作,1-10月份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改善。新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基本得到满足。
公司今年管理评审已经决定明年综合管理体系划归企管部主管,审核组就综合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关注质量波动及改进措施落实,能源管理体系和管理信息化、相关方安全管理等方面与股份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做了比较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