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4-26
2011年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2部委联合印发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 ,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万家企业能源管理成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2012年9月,工信部发布了修订后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 。上述三个文件对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建设和验收要求,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节能量的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上述三个文件精神,国金公司与冶金质协一道,在钢铁行业组织能源体系建立、能源系统诊断优化与规划、能源中心建设的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全国能源体系建设的13个试点行业中,走在了最前列。
到3月底,钢铁行业已经有40家企业建立和正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其中有26家企业通过了能源体系认证;12家企业开展了和正在开展能源系统诊断优化与规划工作,取得了每百万吨粗钢节能一亿元的效益 ;50余家钢铁企业建立了能源中心,实现了能源介质的集中调度指挥、动态平衡和统计报表功能。
钢铁行业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系统诊断优化与规划和能源中心建设,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能意识从粗放的用能向比较集约用能转变,能源价值的概念得到提高。二是能源主管部门的地位得到加强,作用进一步发挥。三是能源基础管理管理工作得到改善,三级能源计量的欠账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四是成熟节能技术应用得到促进。五是能源管理制度的系统性、逻辑性得到较好的梳理和优化。六是能源指标的考核体系进一步改善。七是能源管理的全员性得到普及,生产组织、检修安排、界面技术应用等与节能相结合的紧密程度进一步提高。八是能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与MES、ERP的整合集成度逐步提高,个边产线的能源成本核算已经实现了财务甩帐。九是能源管理绩效指标改善。通过能源系统诊断优化,把优化后的用能思路用能源管理体系的方式固化下来,用能源中心的平台运行起来,自发电的比例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国金公司与冶金质协一道,先后参加了山东省政府节能办、天津市经信委、河北省钢铁行业协会、河北省节能能监察中心、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等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活动,与冶金大省的地方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冶金行业协会合作,共同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方案,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目前,辽宁、吉林、河南、湖北江苏等省份相关企业的能源系统诊断与优化规划项目陆续展开;在宝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首钢总公司系统、沙钢集团、山钢集团、太钢集团、建龙重工集团、德龙钢铁集团等钢铁集团公司的示范引领下,能源体系建设也在稳步继续推进。为满足工信部发布的钢铁行业经营规范要求,300万吨粗钢产能以上规模的钢铁企业,正在加紧能源体系的建设工作。
国金公司与冶金质协一道,将积极组织行业力量,配合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协助广大钢铁企业把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系统诊断优化和能源中心建设的工作做好,以系统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提高钢铁企业微利时代的生存、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