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国金恒信体系认证的29家企业荣登首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公示榜

2013-04-08

据新华社报道,4月2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的45家钢铁企业名单,其中通过北京国金恒信体系认证的鞍钢、宝钢、太钢、包钢、马钢、沙钢、安钢、攀钢钒、天管、济钢、莱钢、昆钢、柳钢、湘钢、南钢、本钢、青钢、涟钢、方大特钢、衡管、天津天铁、新疆八一、淮钢、首钢水钢、西林、河南济源、天津钢铁、江苏永钢、黑龙江建龙等29家企业被列入首批公示名单。

据了解,《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主要从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与装备、生产规模、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6个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对企业的工艺与装备和生产规模及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在产品质量方面,要求钢铁企业应具备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两年内未发生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等。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求钢铁企业须具备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配套必要的污染物治理设施;排污须持有排污许可证,达标排放;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在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规范条件》要求钢铁企业须具备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配备必要的能源(水)计量器具;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等。

日前,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十几年来,钢铁工业在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求的同时,粗放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产能无序扩张、产业集中度低、资源保障力弱、市场恶性竞争、环保压力大等问题日益显现。为了加大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力度,2010年6月工信部制定了《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9月为适应行业发展新变化,对其进行了修订,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负责人表示,《规范条件》发布后,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今后将分批公告符合《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名单,并根据行业发展需要,适时修订完善《规范条件》。对列入公告的钢铁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行业监管。力争到“十二五”末,将80%左右的现有钢铁产能纳入到规范管理范畴。对于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综合运用差别电价、财政奖励、考核问责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压缩其生存空间,迫其退出市场,化解过剩产能。

几年来,国金恒信认证公司在钢铁行业规范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为企业提供优质、增值和个性化服务,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全国80%以上的国有特大型、大中型钢铁企业都是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该公司常年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的平稳开展,并拥有具有丰富冶金生产、科研、管理实践经验和一流理论水平的高级顾问队伍、国家注册审核员队伍和培训教师队伍。审核质量和顾客感知价值的稳定提高,被誉为钢铁行业体系认证专业化公司和企业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贴身顾问”。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中,钢铁行业走在全国其他行业前列。截至目前,通过国金恒信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已达26家,位居全国之首。与此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延伸、拓展了节能减排的技术服务空间,宝钢能源合规性评价、邯钢、承钢、宣钢、建龙、山西安泰、鞍钢鲅鱼圈等企业的能源系统诊断、优化与规划和以整体能源解决方案的完成及东北特钢大连基地能源系统改进项目的启动,不仅符合国家宏观发展的长远规划,也为企业带来提高能效,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 

国金恒信认证公司将一如既往的为满足《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提供服务,在满足体系认证符合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效率,以创新的方法,配合企业寻求增加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