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7-22
济钢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始策划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测量、销售服务六体系整合,经过近一年的调整运作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管理手册于今年6月1日正式发布。
在济钢体系整合的过程中,我公司一直与济钢保持密切联系,其间也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为了保证本次现场审核的顺利进行,审核前公司专门编制了审核方案,既兼顾各体系的认证周期和证书覆盖范围又考虑了本次审核的重点,对能源体系的监督审核方式也作了比较大的调整,现场审核安排比较熟悉济钢情况的公司副总经理宫晓秋担任审核组长,派出了十人组成的审核组,历时5天,除对济钢本部职能变化较大的主要部门实施审核以外,还安排专人对济钢设在南京和无锡的两个销售分公司进行了现场审核。
济钢公司的这次六体系整合,是基于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能的大幅度调整后进行的,是对公司管理流程进一步优化的过程。整合后,公司管理手册由4个减少为1个,A类作业文件减少了79个,管理文件全部在公司OA系统的管理体系模块中发布,与公司公文实行两条线管理,较好地避免了文件制度发布源头的交叉重叠现象。各二级单位的B类作业文件也进行了及时的修订。
本次整合,济钢公司将管理体系的过程管控思路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结果导向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打破了六个管理标准的条款界限,吸取了各体系多年的运行经验,充分体现了公司决策层领导在“十二五”期间的转型发展思路,战略清晰,目标明确,管理过程层次分明。重新修订后的公司总方针和专业管理方针体现了钢铁企业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将知识管理、风险管理、营销服务管理等企业软实力管理要求在管理手册中进行细化、固化,是一次成功的体系整合。
为了实现“产品+服务”的营销方针,公司成立了用户应用技术中心,将SA738Gr.B核电用钢、JGW800、JGW600无取向硅钢、DP600、DP540汽车用钢、JG130027MnTiBM高强耐磨钢等公司重点品种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真正挂起钩来,同时推出产线式服务、产业链服务、延伸加工服务、基地服务四种服务模式,济钢信息化门户网站可以实现用户对订单及执行情况的随时查询和跟踪功能,企业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烧结、炼铁、炼焦系统各生产工序整合以后,更加有利于配料结构优化和生产的稳定运行,低品位矿和低品质煤的使用、钢轧系统合金用量优化研究等为降低成本起到积极作用;另外还开展了“质量攻坚战”、“钢板表面无缺陷质量工程”等一系列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质量损失的管理和技术措施,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质量损失比上年降低43.74%。
今年初,公司将节能减排创效作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专门成立了蔡总亲自挂帅的节能减排指挥部并与各单位一把手分别签订了节能减排责任书,1月10日,启动了第一批30个节能减排项目,上半年实现吨钢综合能耗583.42千克标煤,同比降低2.19千克标煤;发电17.8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7%,发电自给率56.12%。炼钢区域外排水回收利用项目,年创效80余万元。张马屯矿井水资源优化项目,每年少提地下水可降低成本2000余万元。截至5月底,节能减排累计收益同比增加约1.6亿元。
实施公司内部模拟法人运作机制以后,化工厂转变思路,除销售焦化产品以外,还利用济钢在焦化系统率先采用热导油技术、负压蒸馏技术等优势实现技术服务输出,创利约400万元。目前公司正在策划利用余热资源实现向城市供热供冷、建设城市污水处理中心、消纳城市废弃物等城市拓展服务功能。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继续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安全生产问责制、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等制度。为了减少事故发生,很多二级单位实行关键设备开停操作确认卡制度,开展了煤气、防洪、高炉烧穿、电力供应中断等一系列应急演练。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围绕公司提出的岗位粉尘合格率达到100%的目标,上半年投入资金约1400万元进行岗位粉尘专项治理,超标点由去年的48个减少到14个,下半年还将加大治理力度。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学习鞍钢的体系评审方法,利用早调会时间每天确定不同的专业评审内容,开展工艺纪律监督、除尘设施运行、供配电系统运行、煤气系统平衡、特种设备管理、皮带机安全运行等周评审工作,既强化了内部审核的专业性又提高了问题整改的时效性。安全部在专项评审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对公司部门和相关生产单位通用内容的补充评审,体系管理与专业管理相辅相成,使内部审核的系统性、专业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